首页 医院简介 院内动态 医生团队
心理科普 病种导航 医院地址 在线咨询
  • 首页>心理科普

    西安康宁儿童心理医院:孩子过于懂事、听话和乖巧,不一定是“好事”
    来源:西安康宁心理医院 电话:029-87380120

      让钓鱼佬来带孩子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,因为养育孩子和钓鱼,都是最需要耐心的活动。

      有这样一则小笑话:

      一天,妈妈带着上初中的女儿去商场买裙子,选了好久母女俩也没能就买哪条裙子达成一致。

      妈妈气恼地问女儿:你究竞打算买件什么样的裙子啊?

      女儿朝着妈妈眨了一下眼睛,然后笑嘻嘻地说:就买你看着最不顺眼的那件吧!

      虽然是一则小笑话,但却反映出了一个大问题——家长们总是对青春期孩子的种种行为“看不惯”。

      你有没有发现一种现象,孩子在0-6岁时,你觉得孩子就是天使,总是给你带来欢声笑语。

      但是到了7-12岁,孩子自主意识增强,好像经常让你不满意,你感觉孩子突然从天使变成了凡人,你无法再容忍他多次犯错。

      很多家长抱怨:养孩子,开始累但是幸福,后来只剩心累。

    1691308019189777.png

      01

      从乖宝宝到顶牛

      我有一个小10来岁的小堂弟,因为他家住在县城,一年回不到几次村子。

      村子里的人有个习惯,喜欢聊天。有时候两个人在马路上迎面遇上,站着就聊起来了,一聊可能半小时就过去了。

      婶婶是个挺喜欢聊天的人,有几次在他们准备回县城的时候,刚走到巷子口,看到有邻居在聊天,婶婶站着就聊开了。

      从城里的生活聊到孩子,从回去的方式聊到身体情况,逻辑不强但话题感十足。

      每每到这个时候,小堂弟就想拉着婶婶赶紧回去。

      堂弟还4、5岁的时候,婶婶说跟老街坊说几句话,让小堂弟先玩一会,小堂弟就乖乖地在一旁玩玩具。

      此时聊天话题就会变成“小孩子真乖”云云。

      后来小堂弟7、8岁以后,这招就不好使了,尤其是10岁左右,婶婶说聊几分钟,小堂弟就掐表看时间,一过10分钟就闹着要回去。

      旁人怎么劝都不好使,用我们那的方言叫“顶牛”,婶婶说两句,小堂弟就顶回去,后来无奈只能说孩子不懂事,带着孩子回去了。

      孩子越大越不好管,这句话是那段时间婶婶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
    1691308036142015.png

      02

      道理都懂,做到很难

      老话常说:七岁八岁狗都嫌。

      因为孩子开始“不听话”,开始“顶嘴”,有了很多的“叛逆”行为。

      在三四岁的时候,大多会听爸爸妈妈的话,多好管啊。

      为什么越大越让人烦呢?

      你说家长不懂亲子教育吗?也不见得,当下互联网信息如此发达,关于育儿的视频、文章铺天盖地。

      很多父母都知道怎么样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,怎么样去尊重孩子去陪伴孩子。

      其实你知道这些理论并不代表你就做的到。

      因为做的到前面有几个因素。很重要的一点是你愿不愿意这样去做。

      比如说当你自己的需求跟孩子的需求发生冲突的时候,不管坚持还是妥协其实都可,但这个过程面对一个爆发哭闹,对你攻击指责的孩子,保持耐心,坚持,心平气和,你愿意做吗?

    1691308052155845.png

      03

      期望增高,耐心降低

      对孩子有耐心,成为很多家庭的奢侈品。

      在现代生活,每个人的生活压力都很大,尤其是年轻的家长们。

      忙工作,忙家庭琐事,忙着照顾年幼的孩子,而孩子总像“试探”底线一般,让我们渐渐失去“好脾气”:

      当你忙得焦头烂额,扭头看见洒了一地的牛奶;当你急着出门,孩子还在慢腾腾地穿衣系鞋;当你对孩子抱着殷切希望,他却拿回来不及格的试卷…

      这些瞬间,都很容易让我们歇斯底里。

      养育一个孩子,是对耐心最大的考验。

      但教育,怕就怕父母没有耐心。

      更可怕的是,耐心降低的同时,父母对孩子期望也在不断地提升。

      孩子小的时候,犯点错误没关系,玩具没整理,顺手帮孩子捡了,或者会耐心地叫孩子过来,一起整理好。

      可孩子大一些,犯了点错误,把屋子弄乱了,你可不会那么耐心地叫孩子整理,常常是凶巴巴地把他叫过来,然后指责一通,再要求他赶紧整理。

      正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期待,在不断增加;而我们的耐心在不断下降。

      所以才越来越“看不惯”孩子。

    1691308067136117.png

      04

      那是你以为的“懂事”

      家长总是期望着孩子要“懂事”,或者默认孩子在这个年龄应该要“懂事”。

      有时候在游乐场玩滑滑梯或者公共场合玩玩具的时候,有一些孩子他可能玩的比较慢或者他可能就想要第一个玩。

      你会看到有些父母总是怕孩子挡着后面别的孩子,要孩子快一点,或者很急切就去要求这个孩子玩别的玩具,让给别人玩。

      又比如,别人带着小孩来家里做客,父母总是让自家的小孩把玩具让出来给别的小孩玩,教孩子要“学会谦让”。

      也许他们很害怕去占有资源,或者很害怕让别人以为自己“不友善不谦让”,无法心安理得享受本该属于自己的一些事物。

      但孩子显然不会这样想,他只会觉得该我玩了,或者那是我的玩具。

      你看不惯孩子做事磨磨蹭蹭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那是因为你知道“逆水行舟不进则退”,你讨厌慢下来。

      你看不惯孩子做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,那是因为你知道做事情要有规划、有计划,你讨厌不确定性。

      但是,这是你自己的想法,不是孩子的。

      孩子的成长,一点都急不来。

  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  • ·【康宁心理】如何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
  • ·孩子患有焦虑症家长怎么做?西安看儿童焦虑的医院
  • ·“我家子涵”的背后,是过度保护下一碰就碎的“陶瓷娃娃”
  • ·父母离异,疏于关心,14岁孩子竟患双相情感障碍
  • ·孩子有这几个表现,家长要注意了,小心孩子自卑